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高山上的美麗小石松---玉柏

蕨類…一向是讓人頭大的一群,以前在學著辨識的時候,
總會開玩笑的說:"蕨類、蕨類…覺得好累"
相似種類的蕨類,要分辨的特徵有時候總是很細微。
這次要介紹的蕨類---玉柏(Lycopodium juniperoideum),
就是一個要細看一下的蕨類。


































玉柏,他是石松科(Lycopodiaceae)的一個種類,
石松基本上能分成附生(附著在其他植物上,不是寄生喔)跟地生(生長在土、石),
玉柏,跟其相似的一兩種,都是分佈於高山箭竹坡及碎石坡的種類。
這樣說…似乎不足以讓人辨識差別,那我就稍稍不負責任的來說一下:
1.玉柏的主莖通常直立不匍匐,就這樣一叢一叢的直立於箭竹或石坡。
2.小葉…那是啥?請看下圖藍色箭頭…那就是小葉,它會略彎然後平貼於莖上而不外展。
3.孢子囊穗…客倌一樣參考下圖的紅色箭頭,那黃綠色的棍棒狀物就是啦!孢子囊穗跟小葉     是"無縫接軌"的,並沒有看到小葉跟孢子囊穗之間有不怎麼長葉又有點細長的柄出現。
對焦跑哪去了呢?這不是重點…

































以上三點,應該稍稍能把玉柏從其他幾種分佈於同海拔的地生石松中分辨出來吧?!

還是會覺得"霧煞煞"?!那也可以純欣賞就好…這樣比較輕鬆。
以上不負責任講座完畢。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寄生植物---菱形奴草

一般來說,植物都是行光合作用合成醣類,並以根部吸收水分、所需元素等來生長。
但……生物界中總是有特例,而這些特例又會形成一個規則(瞎扯~~)
這次要介紹的,就是一種不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菱形奴草(Mitrastemon kanehirai)。
這類不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其實還能細分成兩類:
一類是藉由真菌吸收枯枝落葉的營養來生長的腐生植物(saprophyte),
另一類則是生長在別的植物上,吸收寄主養分來生長的寄生植物(parasitic plant),
菱形奴草就是屬於後者,寄生於其他植物的根部而生長,
而且他可是會挑寄主的,僅寄生於殼斗科的單刺櫧(Castanopsis carlesii),
這稱之為寄主專一性。

他的植株很小很小,有螞蟻當比例尺就大概能知道他的大小,
很難相信他是大花草科(Raffelesiaceae) 的一員。
大花草科最有名的,就是產於馬來西亞及鄰近區域的萊佛士花(或稱大王花),
是的~~~~世界上最大的花。
這時候,你應該會想說:花在哪呢?!嗯…他可是有雌雄花之分的喔。

藍色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雌花,綠色箭頭處是雄花,
而紅色箭頭指的一片一片的就是他的葉子囉,
由於他的營養都由寄主身上獲得,因此葉子也因不需要而退化成這樣了。

這個小小的植物想看他還不大容易呢,
首先,他可是台灣特有種哦~~~
再來就是他一年生的,地上部(就是花跟葉)能看到的時期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左右,
目前僅知分布於桃園及南投兩個小小的區塊中,
所以,如果想看他是需要時及地的配合的~~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來記錄一下自己不大熟的高山植物---高山白珠樹

坦白說…小花小草一向是我的弱點之一,高山的小花小草尤其是完全跟他們不熟啊!
但是總不能不熟就不跟他們見面吧,畢竟…高山的小花小草們其實都長的蠻可愛的。
所以趁著到高山去"運動"的時候呢,順道拍一些照片回來邊認識他們也好,
這次就來介紹一下這個小巧可愛的高山白珠樹(Gaultheria itoana)吧!



他的植株很小,只有十多公分高的小"灌木"(這樣還能叫灌木…哈!)
而且他可是杜鵑花科(Ericaceae)的植物喔!想像一下杜鵑花~~差別蠻大的吧!
也是因為他這麼的小巧,所以沒有開花結果時,長在箭竹叢邊或碎石坡上時不大顯眼。

旁邊就是玉山箭竹的葉子,相較之下,他的葉子帶點紅而且非常的小。
印象中一直沒有拍到他的花,可能是我上山的時間點不對吧。
這白色球形的物體…算是果實;但又不是果,
外面的白色部份是萼片膨大形成的,把真的果包覆在內…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了散佈種子吧!
因為這白色膨大的萼片,其實吃起來有點甜甜黏黏的…口感還不錯(咦?)


台灣高海拔的小花小草,其實花期都是春末到夏末這段相對來說溫度較高的季節,
所以…夏季有空到高山地區走走時,可能多注意一下腳邊的小花小草,
他們平常雖然不起眼,但在這短短的夏季中,他們會為高山增加很多色彩(跟食物?)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它不是山藥---大武牛尾菜

這次要介紹的植物名字實在是有點怪,會這麼說是因為更奇怪的還不少!
大武牛尾菜( Smilax riparia)

對於當初根本是植物分類痴的我來說,這東西在野外我會"熊熊"地給它認成山藥(別笑我)
而且大武牛尾菜跟我們熟知的山藥是完全不同科別的~~
大武牛尾菜是菝葜科(Smilacaceae), 我們吃的山藥則是薯蕷科(Dioscoreaceae)
葉子在於接近葉柄的地方(那通常會稱呼為"葉基"),

大武牛尾菜是圓圓的(見上圖);山藥則是會內凹,整片葉子有點像是箭頭一般(自己咕狗~)
如果這樣還不夠……


































大武牛尾菜的花序是圓圓一球的(圓錐花序),而山藥則是一長串的(穗狀)
這種圓錐花序的藤盛開時,在山野中也是一種很美的風景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有時候還是會看走眼--海島鱗始蕨

在低海拔山區閒晃時,可以看到不少蕨類,有些葉片超過一公尺;有些則小巧可愛。
我在學認植物開始時,因為天資駑鈍實在難以參透一些差異,
常會把一些蕨類搞混,這也是其中的一種。















海島鱗始蕨(Lindsaea orbiculata)
是鱗始蕨科(Lindsaeaceae)的一種蕨類,在台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這是在南部所拍攝的。
植株大小通常不超過40公分,葉片的形態變化很大…但還是有些基本的特徵的
鱗始蕨科的某些種類,乍看之下跟鳳尾蕨有些相似,
而在形態上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就在於孢膜的差異。
半月鐵線蕨這篇文章中,有提及鳳尾蕨是葉緣反捲形成的假孢膜,
而鱗始蕨並非假孢膜,而是向外開的孢膜來保護孢子。

































所以之後若是遇到這類型的蕨類,可以先翻一下葉子仔細的看看,
認植物不只是用眼看,更要動手多翻看。
有時候,用觸感、味道都是可行的方式哦~~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半月形鐵線蕨

當你進入山中、溪谷時,你一定會抬頭仰望著大樹跟藍天;
有俯身低頭看一下腳邊的景色嗎?
在你腳下的小徑兩側,可能就存在著一些很美的植物。
半月形鐵線蕨就是其一,
他的中文名稱來自於他的羽片會類似半滿的月彎一樣。
半月形鐵線蕨的植株


































半月形鐵線蕨(Adiantum philippense)是鳳尾蕨科(Pteridaceae)鐵線蕨屬(Adiantum),
蕨類是一種不會開花的植物,他們的繁殖方式之一是產生細小如同粉末的孢子(spore)。
為了保護孢子,蕨類也演化出不少保護孢子的構造,
在鳳尾蕨中有個常見的構造叫假孢膜(flase indusium)。
為何叫假孢膜呢?因為有真…所以有假?!(耍冷一下)
孢膜是特別演化發展出來保護孢子的組織,因此孢膜可能由葉背產生孢子處發育。
而假孢膜則是由羽片邊緣的組織反捲向內保護孢子,
也因此多半的鳳尾蕨孢子都在羽片邊緣處產生。
由羽片邊緣捲回的假孢膜

































在中部低海拔山區散步時,請記得低頭望望路徑兩側,
或許半月形鐵線蕨就靜靜地在那等著你來看看他。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應該是還不錯的行道樹選擇------天料木

多年前我在魚池一帶工作時,我所工作場所門口有一種長相有點普通的樹。
在初秋的時節開起了滿樹的花.....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是天料木(Homalium cochinchinensis),
在野人還在學生時代時,他是分類於大風子科(Flacourtiaceae)之下。
現在新的分類,將他歸在楊柳科(Salicaceae).。
是一種散生在西部山區的樹種,花細看之下其實非常的可愛。





近看是淺綠色的小花,但遠遠的看…滿樹的花就有點像流疏樹一樣壯觀,
而且他也是會冬季會紅葉的植物,在秋開完大量的花後,接下來就會變紅落葉,
其實蠻適合拿來當行道樹的……我想,在秋冬能有很不同的景緻。


只不過……負責掃街道的清潔隊員會恨死這主意吧,哈哈哈。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布楚禮多肉交流會---

昨天早上,明明颱風的暴風圈根本也沒有掃到中部。
一早起來就覺得狂風大作,心裡想著爬回被窩再給他睡個回籠覺。
但想起來是多肉交流會…只好努力的給它爬起來,畢竟也跟花友約好了。


到了現場後,雖然剛開始飄點小雨…但這交流會還是吸引了不少人來。
而且是就沿著一條馬路邊擺起攤子來,有點像趕集…也像菜市場,挺有趣的


所以既然來了,當然就要看看有沒有便宜的好貨撈一下,
常見的蘿藦基本上我都有了,這次有出現一棵我沒有的,但…開價實在嚇人。
我想這也是我往後要面對的…市場少見的蘿藦必然會開價較高,
要努力學習孵種子的技術了………
結果呢就買了一堆別的,呵呵呵



之後又到花友家坐一坐吃個飯,然後……


是的…又A了球根、牛、仙人掌回家,真是個收穫豐碩的一天!!


不過又要傷腦筋我那小小的後陽台該怎麼容納日益增加的"肉口"了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不符合時宜的鐘萼木


中秋節前,我那老媽從北部的老家打電話來:

老媽:喂!你上次帶我們看的那個奇怪的花,又開了耶!!
野人:你們沒看錯吧,這時候不可能開花的啊…你們一定看錯了!(野人信誓旦旦)
老媽:才沒有咧,你上次帶我們看的同一棵樹!
野人:………真假!?好唄,等我回去看看再說。
老媽:記得相機要帶回來拍哦。
就這樣半信半疑地把相機帶回家。
沒想到…這鐘萼木居然在這完全不符合他時節的秋天開起了花,是今年的第二次開花了。
來小小的介紹一下好了:
鐘萼木:Bretschneideria sinensis Hemsl.
原來歸於鐘萼木科(Bretschneideraceae)中,近年來由於分子分類系統的整理,
將他歸於另一個科,疊珠樹科(Akaniaceae)中。
這個嘛,野人才疏學淺,只知道這個科原來分佈在澳洲…
鐘萼木就這樣被加到這個距離遙遠的科中了。
鐘萼木的花


四月開花所結的果還留存在枝條上













































這次有了四月的經驗,我比較知道該如何靠近這些樹,畢竟這附近是我小時候的遊樂場啊。
鐘萼木在台灣也僅是分布於陽明山及東北角這一帶的山區。
而我家幸運地坐落在它們的密集區域裡,所以從小看到大,只是當時不知道罷了。
而我的家人也在我的解說下才知道這個他們也從小看到大的植物原來是稀有的植物。
或許這裡的老居民們都看慣了鐘萼木,也不覺得他們稀奇。
因此在於近年來我家附近的開發跟建案上也不會有怎樣的感覺。
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樹嘛~~~
但對於我這懂得鐘萼木意義的異鄉遊子而言……
看著家門口的山一座一座的被工程給剷平,鐘萼木的生存空間也隨之變少了。
心中其實有著很雜亂的情緒……